当前位置:yl23455永利10大 >>活动专题 > 教学资源平台 >> 正 文
一、课程说明
(一)植物营养学,草业专业和农林经济专业之用,本课程为选修,学分:54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
《植物营养学》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介绍植物营部分学、下册主要介绍肥料部分。全面介绍了该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或者说,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养分)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植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植物营养学(上.下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2,作者上册:陆景陵,下册:胡霭堂。参考书为植物生理学。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一节 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
第二节 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
一、植物营养研究的早期探索
二、植物营养学的建立和李比希的工作
三、植物营养学的发展
第三节 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植物营养学的范畴
二、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量营养元素(6学时)
第一节 植物的营养成分
一、植物的组成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
二、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和确定的年份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来源
四、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
第二节 碳、氢、氧
一、碳
二、氢
三、氧
第三节 氮
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与分布
二、氮的营养功能
三、植物对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
四、植物缺氮症状和供氮过多的危害
第四节 磷
一、植物体内磷的含量与分布
二、磷的营养功能
三、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
四、植物对缺磷和供磷过多的反应
第五节 钾
一、植物体内钾的含量、分布与特点
二、钾的营养功能
三、钾与作物品质
四、植物缺钾的一般症状
第三章 中量营养元素(4学时)
第一节 钙
一、植物体内钙的含量与分布
二、钙的营养功能
三、植物对钙的需求与缺钙症状
第二节 镁
一、植物体内镁的含量与分布
二、镁的营养功能
三、植物对镁的需求与缺镁症状
第三节 硫
一、植物体内硫的含量与分布
二、硫的同化
三、硫的营养功能
四、植物对硫的需求与缺硫症状
第四章 微量营养元素(4学时)
第一节 铁
一、植物体内铁的含量与分布
二、铁的营养功能
三、植物缺铁及其对缺铁的反应
四、亚铁的毒害
第二节 硼
一、硼的特点
二、植物体内硼的含量与分布
三、硼的营养功能
四、植物缺硼的表现
第三节 锰
一、植物体内锰的含量与分布
二、锰的营养功能
三、植物缺锰与锰中毒的症状
第四节 铜
一、植物体内铜的含量与分布
二、铜的营养功能
三、植物缺铜与铜中毒的症状
第五节 锌
一、植物体内锌的含量与分布
二、锌的营养功能
三、植物缺锌与锌中毒的症状
第六节 钼
一、植物体内钼的含量与分布
二、钼的营养功能
三、植物缺钼与钼中毒的症状
第七节 氯
一、植物体内氯的含量与分布
二、氯的营养功能
三、植物缺氯与氯毒害的症状
第五章 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4学时)
第一节 土壤养分的化学有效性
一、化学浸提的有效养分
二、养分的强度因素与容量因素
第二节 土壤养分的空间有效性
一、养分的位置与有效性
二、养分向根表的迁移
三、影响养分移动性的因素
第三节 根系生长与养分有效性
一、植物根的特性
二、影响根系生长的环境因素
第四节 植物根际养分的有效性
一、根际养分
二、根际PH值
三、根际氧化还原电位
四、根分泌物
五、根际微生物
第六章 养分的吸收(4学时)
第一节 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
一、根细胞对养分离子积累的特点
二、根质外体中养分离子的移动
三、离子的跨膜运输
第二节 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
一、介质中养分的浓度
二、温度
三、光照
四、水分
五、通气状况
六、土壤反应(PH值)
七、离子理化性状和根的代谢作用
八、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九、苗龄和生育阶段
第三节 叶片和地上部分其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
一、植物叶片的结构及组成
二、叶片对气态养分的吸收
三、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
四、叶面营养的特点及应用
五、影响根外营养的因素
第七章 养分的运输和分配(4学时)
第一节 养分的短距离运输
一、运输途径
二、运输部位
三、养分进入木质部
第二节 养分的长距离运输
一、木质部运输
二、韧皮部运输
第三节 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
第四节 养分的再利用
一、养分再利用的过程
二、养分再利用与缺素部位
三、养分再利用与生殖生长
第八章 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4学时)
第一节 矿质养分与植物生长
一、养分效应曲线
二、影响养分效应的因素
第二节 源-库关系与产量
一、同化产物的运输及其调节
二、源-库的转化
三、植物激素在源-库关系调节中的作用
四、源-库关系与产量形成
第三节 矿质营养对源-库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
一、矿质营养对源的影响
二、矿质营养对库的影响
三、矿质营养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
一、矿质营养与植物的品质
二、矿质营养与种子活力和品质的关系
第九章 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特性(3学时)
第一节 植物营养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一、植物营养性状的表现型、基因型和基因型差异
二、植物营养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第二节 植物养分效率差异的生理学和遗传学基础
一、植物养分效率差异的生理学基础
二、植物养分效率差异的遗传学基础
第三节 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改良途径
一、常规育种
二、细胞遗传学方法
三、植物遗传工程
第十章 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2学时)
第一节 酸性土壤
一、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
二、植物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机理
第二节 盐渍土
一、盐渍土盐分危害的原因
二、植物的耐盐机理
第三节 石灰性土壤
一、石灰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
二、植物对石灰性土壤的适应机理
第四节 渍水和淹水土壤
一、淹水对植物的不良影响
二、植物对淹水条件的反应
三、植物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性
第十一章 肥料的概论(2学时)
第一节 肥料与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肥料
二、肥料与人类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肥料施用与发展的概况
一、我国古代施用肥料的简史
二、西欧化肥工业的兴建与世界化肥的生产和施用
三、中国近代肥料生产与施用的概况
第三节 我国肥料试验研究简史
一、肥料试验和研究
二、土壤肥力状况的调查与测定
第四节 肥料的来源、分类及基本特性
一、肥料的来源与分类
二、各类肥料的基本特性
第十二章 氮肥(4学时)
第一节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一、概述
二、铵态氮肥
三、硝态氮肥
四、酰胺太氮肥——尿素
五、缓释/控释氮肥
第二节 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一、化肥氮的生物学固定
二、化肥氮在土壤中的转化
第三节 氮肥对作物的影响
一、氮肥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二、氮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第四节 氮肥的有效施用
一、测定土壤的供氮能力
二、开展推荐施氮量
三、重视平衡施肥
四、坚持合理的施氮技术
第十三章 磷、钾肥(4学时)
第一节 磷肥的种类、特性和施用
一、概述
二、水溶性磷肥
三、弱酸溶性磷肥
四、难溶性磷肥
五、新型磷肥
第二节 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一、肥料磷在土壤中的固定与释放
二、肥料磷在土壤中的生物学转化
第三节 磷肥对作物的影响
一、磷肥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磷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第四节 磷肥的有效施用
一、土壤供磷状况与磷肥肥效
二、作物需磷特性与轮作中磷肥的分配
三、磷肥的残效和积累利用率
四、有机肥料与磷肥肥效
五、氮、磷配合施用
第五节 钾肥的种类和特性
一、氯化钾
二、硫酸钾
三、窑灰钾肥
四、草木灰
第六节 钾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一、被土壤胶体吸附,转化为交换性钾
二、被土壤中黏土矿物所固定,转化为非交换性钾
三、钾的流失
第七节 钾肥对作物的影响
一、钾肥对作物及其根系生长的影响
二、钾肥对产量的影响
三、钾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四、钾肥对作物抗逆性能的影响
第八节 钾肥的有效施用
一、有效施用钾肥应该考虑的因素
二、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第十四章 微量元素肥料(4学时)
第一节 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与性质
一、微肥的资源与生产原理简述
二、微肥的种类与性质
第二节 微量元素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
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的循环
二、土壤中微量元素转化的类型及概念
三、土壤中微量元素赋存的化学形态
第三节 微量元素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一、微肥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效应
二、微肥对作物产品品质的影响
第四节 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施用
一、微肥的有效施用
二、微肥的施用方法
三、常用微肥的合理施用
第十五章 有机肥料及城乡有机废弃物的农业利用(3学时)
第一节 有机废弃物农肥化的意义与作用
一、提高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二、提供养分和活性物质
三、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
四、提高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
五、作为无土栽培的优良基质,替代不可再生的泥炭等资源
六、减少污染,化“害”为利
第二节 有机肥料及可农用化的有机废弃物种类与性质
一、秸秆类
二、粪尿类和厩肥
三、饼肥、菇渣或糠醛渣类
四、泥土肥类
五、泥炭类和腐殖酸类肥料
六、海肥类
七、粉煤灰类
八、市政有机废弃物
第三节 有机废弃物农肥法技术
一、简易农肥法技术
二、规模化高温好氧堆肥技术
第四节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
一、有机复肥的优点
二、有机复肥生产中原料的配比
三、有机复肥的生产工艺
四、有机复肥的质量标准
五、有机复肥的施用
本教学方案中: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为重点掌握内容,其他各章为掌握内容。
制定人: 周志宇
上一篇:植物生态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下一篇:现代分子生物学 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