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草学首位博士后出站
发布时间:2012-10-29
字体大小
T
|T




10月27日,我院草学博士后流动站首位博士后出站报告会在碧野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我院任继周院士、南志标院士,甘肃农业大学李发弟教授、张仁陟教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徐中民研究员,我院侯扶江教授、沈禹颖教授等七名专家组成评审会考核组,组长由任继周院士担任。
报告会上,合作导师南志标院士对唐增博士在站期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唐增博士就黄土高原固碳潜力、经济成本和时间效应三个方面向评审专家汇报了在站期间的学习和科研情况,对其研究工作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和创新点进行了详细介绍。评审小组各位专家通过提问、质疑,对唐增博士的研究报告进行了认真严格的审议。评审专家认为,该研究为深入理解不同耕作制度的固碳作用在经济和政策层面的含义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改进耕作制度,固碳减排,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评审小组经讨论一致同意其出站,并给出优秀评价。
评审组长任继周院士代表评审专家对其提出了殷切希望,并指出了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